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健康教育 -乐山友谊医院

乐山友谊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健康教育 > 正文

健康教育

联系我们

乐山友谊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016616

www.bfh@163.com

儿科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字号:
+-14
浏览次数: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以6个月—2或3岁小儿的发病率最高。婴幼儿各种贫血疾病中,以营养性缺性贫血最常见。

病因:

(1)铁的摄入不足

(2)先天储铁不足

(3)生长发育快

(4)铁吸收不良

(5)铁的丢失过多

护理措施:

(1)加强营养: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并注意饮食搭配。食物中含铁最高的有黑木耳、海带和猪肝等。要提倡母乳喂养。& lt;/FONT>

(2)用药的护理:

①口服铁剂应注意,口服铁剂应在两餐之间,以减少铁剂对胃肠黏膜的刺激。铁剂与维生素C同服,不宜与牛奶、钙片、茶水等同服。服药后牙齿发黑,大便发黑,停药后可恢复,属正常现象。

②肌肉注射铁剂时要深部肌肉注射。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③观察疗效。铁剂治疗有效者,于用药后3—4天网织红细胞上升,如口服铁剂3周仍无效,考虑是否诊断错误或者其他原因。

(3)预防感染:

①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儿多饮水。

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③重症贫血者注意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④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⑤若有感染症状积极进行治疗。

(4)重症贫血要注意多卧床休息,减轻心脏的负担,必要时吸氧。